.

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在临床表现上有哪些

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19/176688.html

溶血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前者红细胞破坏发生在血循环中,后者发生在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血管内溶血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多起病较急,伴头痛、呕吐、胸闷、气促、寒战、高热、腰背四肢酸痛、腹痛,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少尿、无尿以及急性肾衰竭。慢性血管内溶血者起病较缓,可见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起病较缓,常有贫血、黄疸、脾大三大特征,多无血红蛋白尿。

参考书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威廉姆斯血液学》《血液科临床处方手册》《血液科疑难问题解析》《血液科主任医师查房记录》《血液科临床医师问答》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d/1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