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1.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
2.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
3.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二、
1.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与溶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和溶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2.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
3.急性溶血发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引起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四肢腰背疼痛及腹痛,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明显衰竭或休克。其后出现黄疸和其他严重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三、
如何治疗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因病而异。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去除病因:
1.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有病因可寻,去除病因后可望治愈;
2.药物诱发性溶血性贫血停用药物后,病情可能很快恢复;
3.感染所致溶血性贫血在控制感染后,溶血即可终止。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1.主要用于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糖皮质激素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3.环孢素和环磷酰胺对某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有效。
输血或成分输血:
1.因输血在某些溶血性贫血可造成严重的反应,故其指征应从严掌握;
2.因此,溶血性贫血的输血应视为支持或挽救生命的措施,必要时采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脾切除:
1.适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
其他治疗:
1.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可造成急性肾衰竭、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致命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
2.某些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消耗增加,宜适当补充叶酸;
3.慢性血管内溶血增加铁丢失,证实缺铁后可用铁剂治疗;
4.长期依赖输血的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造成血色病,可采用铁螯合剂驱铁治疗。
四、
常用药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
1.请勿私自停药,只能在病情控制后在医生指导下渐减量;
2.注意您是否出现颜面以及下肢水肿;
3.注意您是否出现高血压或高血糖。
4.可加服用钙剂,防止骨疏松引起外伤;
5.注意有无胃出血等的消化道症状;
6.观察大便的情况及潜血试验。
输血:
1.输血的潜在危险性大,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状态,并有可能加重患者的肾脏负担,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反应;
2.输血前医护人员与家属充分沟通,家属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配血、输血;
3.输血速度应严格控制,请勿随意调节;
4.输血过程中观察有无发冷、腰酸背疼等不适,注意出血倾向,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口服铁剂注意事项:
1.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故应餐后后服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2.服铁剂同时忌饮浓茶及牛奶、咖啡、抗酸药及H2受体拮抗剂,以防影响铁的吸收;
3.服用促进铁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C,稀盐酸等;
4.服液体铁剂时使用吸管,以免牙齿被染色;
5.期间大便会变成黑色,这是由于铁剂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变成硫化铁所致,不用担心;
6.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或直至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ng/ml,以补足贮备铁。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怎样防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