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有网友提供线索称:叙永近期发生多人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记者随后拨打泸州市疾控中心、医院等电话,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
记者从叙永县相关部门获悉:00年7月4日,叙永县黄坭镇高坎村4社发生一起食用野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事件造成6人中毒,截止到7月1日,人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4人经全力救治后,目前病情好转。
误食悲剧:
因“吃了十几年没事”,叙永老人摘回有毒野生菌,一家6人中毒、17岁女孩和89岁老人不幸去世。
网络配图
据叙永当地调查,7月4日晚,黄坭镇高坎村4社村民6人在家中进食自己采摘的野生菌后发病,7月5日0:30左右,患者肖某平(5岁)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其余5名患者肖某明(79岁)、杨某某(56岁)、肖某英(17岁)、肖某(1岁)、熊某某(89岁)相继出现类似症状。
“17岁的这个娃肖某英,没出事的话,这两天就在参加中考了。”电话那头,叙永县疾控中心一名负责人话语间尽是惋惜。他表示,中毒的其他5人,肖某、熊某某、肖某民、肖某平和杨某某,分别是女孩的妹妹、曾祖母、曾祖父、爷爷和奶奶,摘蘑菇的是女孩的曾祖父肖某民。
网络配图
7月5日08:00左右,肖某英、肖某人到黄坭镇卫生院接受对症治疗,当时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7月5日10:00左右,熊某某到黄坭镇卫生院接受对症治疗,当时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7月5日13:30左右,除杨某某外,其余5医院接受对症治疗。
网络配图
医院一名医护人员证实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几天前,有个老人自行采摘野生菌后,带给家人吃,后来一家人都有不同程度中毒症状,最严重的就是那个17岁的女娃。”
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表示,他曾问过采摘有毒野生菌的老人为何要采摘,老人也很沮丧难过,回答护士,是因他自己吃了十几年了,没有出现过问题,所以觉得这次采摘的蘑菇也不关事。
6人中毒人死亡
7月6日杨某某经黄坭镇高坎村村医生治疗后好转,目前无明显症状。
7月7日开始,肖某英、肖某、肖某明和熊某某病情加重,其中,肖某英、肖某分别于7月7日和7月8日转医院进行治疗。
但肖某明和熊某某拒医院治疗建议,于7月8日自行出院,在家服用自采“中药”,黄坭镇卫生院上门继续治疗、检测肝肾功能。
网络配图
7月10日,肖某英的家人放弃对肖华英的住院治疗,于7月11日下午在家中死亡。据医院感染科护士长魏文惠透露,这名17岁女孩在7月9日(周四)已出现神志不清、狂躁的症状,晚上还会时不时大声叫喊。
“7月10日(周五),家属可能考虑治疗费用就放弃治疗,把她带走了。”魏文惠说,她至今不知肖某英出院第二天就去世的消息,还打算明天去问问女孩的最新情况。据叙永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透露,肖某英出院时已经明显神智不清,医院也已经采取了各种方法积极救治。
网络配图
7月1日下午,89岁的熊某某在家因病死亡,死者曾患有严重食道出血、呕吐病史,疑似食道癌。肖某平则于7月11日治疗后返回家中,目前病情稳定。
据叙永县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一家人正在家中料理后事。采回毒蘑菇的肖某民老人,处于极度内疚中。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之后怎么办?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后主要表现出以下6种症状:
01
胃肠型
潜伏期0.5~6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可伴有消化道出血,继发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0
神经精神型
毒素类似乙酸胆碱的毒蕈碱。潜伏期1~6小时。临床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抽搐、昏迷、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因此而死亡。部分中毒者可有周围神经炎表现。
03
血型
潜伏期6~1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部分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皮肤紫癜,甚至呕血或便血等。
04
中毒性肝炎型
潜伏期6~48小时,以中毒性肝损害为突出临床表现,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伴全身出血倾向,常并发DIC、肝性脑病。还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或肾损害等,导致相关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05
类植物日光性皮炎
误食猪嘴蘑中毒的患者,身体的暴露部分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表现,如面部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嘴一样。此外,还有指尖剧痛,指甲根部出血等。这类中毒很少伴有胃肠炎症状。
06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这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那么,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以上症状怎么办?
1、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救治,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及时排除尚未吸收的毒蘑菇,及时进行催吐或洗胃。3、导泻。为清除肠道停留的毒物进行导泻。4、灌肠。对未发生腹泻的患者可进行灌肠。5、输液和利尿。早期采用大量输液,以使毒素从尿液中排出。
(来源:红星新闻、食物养生、百度经验,康定微生活汇编)
抖音搜索:康定微生活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