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师初级基础测试题

1、题干: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铅中毒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慢性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铅中毒性贫血常见于从事职业生产的劳动人员;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于青壮年(D对ABCE错)。

2、题干:女婴,4个月。足月顺产。护士在家访时,为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重点指导家长

A、母乳喂养B、添加鱼肝油C、服用铁剂D、添加蛋黄E、添加水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而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与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关,蛋黄中含有铁硒可以用作辅食添加(D对ABCE错)。

3、题干:真题-J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症状、红细胞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有效。分析题干,该患儿由于纯母乳喂养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发生,主要原因是维生素B??和(或)叶酸供给不足导致(D对);铁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A错);锌摄入不足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不良(B错);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时表现为出血倾向,骨骼改变(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多用于评价是否有溶血出现(E错)。

4、题干:真题-X-14岁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低限是

A、80g/LB、90g/LC、g/LD、g/LE、g/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其体内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因此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在出生后较成人高,出生时血红蛋白含量为-g/L,根据这一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小儿贫血与成人标准不同,其中6月-6岁小儿贫血血红蛋白小于g/L为贫血,6-14岁小儿血红蛋白小于g/L为贫血(E对AD错);血红蛋白低于90g/L为1-4月小儿诊断标准(B错);血红蛋白低于g/L为4-6月小儿诊断标准(C错)。

5、题干:真题-Z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最先出现的血液改变是

A、血红蛋白增加B、皮肤苍白消失C、网织红细胞增加D、头晕、乏力症状消失E、肝、脾恢复正常大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以铁剂治疗为主,患者在口服铁剂后2-3天查血可见血中网织红细胞数量增加,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且患者头晕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逐渐好转,肝脾逐渐恢复正常,2-3月后患儿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临床症状逐渐消失。由此可见,缺铁性贫血患儿在应用铁剂治疗后首先出现的血液改变为网织红细胞增加,其次为血红蛋白增加及肝脾肿大情况逐渐缓解(C对AE错);皮肤苍白消失及头晕乏力症状缓解为全身表现,不是血液改变(BD错)。

6、题干:真题-J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铁吸收不良C、慢性失血D、慢性腹泻E、肝脏疾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导致铁存储不足;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A对);慢性腹泻、失血、肝脏疾病等导致铁的吸收利用障碍,但不是最常见病因(BCDE错)。

7、题干:真题-X关于应用铁剂的描述中应除外

A、补充铁剂疗程为2-3个月B、长期服用可致铁中毒C、应从小剂量开始D、可与维生素C同服E、如出现黑便立即停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服用铁剂时,大便可呈黑色,停药后即恢复正常,故治疗期间不需停药(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补充铁,如治疗反应满意,疗程应在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但避免过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铁过量导致中毒(AB对);口服铁剂可致胃肠道反应,宜从小剂量开始(C对);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促进铁吸收(D对)。

8、题干:真题-J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铅中毒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慢性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质而引起的,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D对);铅中毒性贫血多见于因公害而引起的慢性铅中毒病人,表现为轻至中度低色素性贫血,婴幼儿不具备发病的慢性累积过程(A错);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骨髓未能生产足够或新的细胞来补充血液细胞的情况,一般来说,贫血是指低的红血球统计,但患有再生不良性贫血的病人会在三种血液细胞种类(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均出现低统计的情况(B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时存在称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其发生是由于饮食中同时或先后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及蛋白质等造血物质所致,多见于营养不良患儿,发病年龄为6~18个月,其发病率不及缺铁性贫血性高(C错);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病程较长,少见于婴幼儿(E错)。

9、题干:真题-J新生儿发生生理性贫血的时期是

A、生后2~3个月B、生后4~5个月C、生后6~7个月D、生后8~9个月E、生后10~12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新生儿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生后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A对BCDE错)。

10、题干:患儿,女,7个月。感冒后出现全身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多为针尖大小,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并有鼻出血。血化验:血小板为20×10?/L,红细胞及白细胞正常,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患儿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B、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脉搏、神志等C、忌服阿司匹林药物D、鼓励患儿多运动E、禁食尖锐多刺的食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对患儿的护理中应注意,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儿即血小板在(30~40)×10?/L以下者,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并保持心情平静(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其他护理措施包括: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A对);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患儿烦躁、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出血(B对);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C对);不玩尖锐玩具和使用锐利工具,使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少渣食物,避免尖锐、刺多食物(E对)。

你一共答对了几题?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yf/7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