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央视播出了一则广告,
讲述了孩子因为用药不当致聋,
看哭无数父母!太让人心痛了~
(建议wifi下观看)
五岁聋儿:我想对妈妈说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妈妈说
我一岁时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我特别爱笑
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
妈妈说
3年前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妈妈我怕
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只能远远地看着
有时候我会
大发脾气摔东西
妈妈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对你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来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短片中的小女孩,原本是个爱笑的小姑娘,却因为一次发烧后用药不当,使她的听力越来越弱,后来,她再也听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孩子的无助恐惧,家长的自责悔恨,都在提醒各位宝妈宝爸:
不能给孩子盲目用药
此前,《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白皮书指出:
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
每年约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
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
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年的53%上升到年的73%。
从中毒年龄来看,0到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到4岁儿童占比最大。
这一组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因为用药不当,
我国每年竟有约儿童,
陷入无声的世界。
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难以计数。
然而,在我国现有多种药品制剂中,
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
衣食住行,我们都给孩子专属的呵护,
但最需要专属的药品,我们却忽略太多。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内容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
这几种退烧要,严禁给宝宝吃!
1、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退烧药中,它退烧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宝宝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2、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而且早在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了一条《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便是成人使用,也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退热止痛药,临床用药范围很广。
但对于儿童来说,应当谨慎使用:阿司匹林有抗凝的作用,可能引起任何部位的出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在患流感、水痘等急性病毒后用阿司匹林,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瑞氏综合征会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但对肝脏和大脑带来的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主张,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宜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致命性的瑞氏综合症。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什么退烧药可以给宝宝吃?
对宝宝安全的退烧药有2种: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代表药有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
它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和成人。其退烧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小,对胃肠刺激轻微,不影响血液凝固性,也不会引发瑞氏综合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推荐和使用。该药目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高热首选药。
注:
该药使用不当的话会损伤肝脏,因为该药经肝代谢,代谢产物中有极少量对肝细胞有毒性的羟化物,太小的宝宝肝脏解毒功能不全,应警惕会造成肝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布洛芬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小,退热作用更为持久。平均控制退热时间为5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好。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高烧难退的宝宝,6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用。
不过,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镇痛、解热。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烧。所以,即便宝宝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龄,家长也应严格按照宝宝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这段时间,全国大规模流感爆发肆虐,
关于流感用药,家长必须了解
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推荐药()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最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其中西药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儿童抗感颗粒等。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儿童用药的几大误区
用药安全除了选择药品不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服用误区。
像前段时间的“泡腾片事件”:
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品,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
经过调味的泡腾片口感好(很多泡腾片都会做成水果味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它对人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较小。
但这种剂型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
泡腾片绝对不能干吃,它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将泡腾片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这些服用误区,家长也需重视!!
1、牛奶、果汁、矿泉水服药孩子怕药苦,很多家长就用牛奶、果汁和着药物让孩子吃。但是果酸、矿物质等成分可能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药效。
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剥去溶衣
药物在开封前和开封后的可用时长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一些儿童用药,比如粉剂、糖浆,与空气接触后容易变质。一般开封后的药只能用半年,有些甚至更短,具体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建议家长在开封后标注日期。
4、药物开封时间长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内容出处:中国药学会/[1]刘俊英.儿童用药防误区[J].家庭医学,,(2):15))
孩子每一次生病难受,
都是对家长身心的一次大考验。
家长切记,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否则,后患无穷。
如果你不清楚这些儿童用药常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定遵循医嘱!
关于儿童用药,还有多少家长存在误区?
快让更多家庭认知到儿童用药的重要性!
内容来源:央视综合、央视新闻、国家卫计委、飞鱼大叔、爸妈使不得、网络综合
往期精彩回顾北京人:社保卡又爆大动作,新增2项服务项目,另外养老待遇也有5个重要新变化!年北京16区到底要建多少公园?您家附近有吗?注意了!社保卡外借是违法行为!这60个健康知识,只有医生才知道!知道一条,少得一种病!北京最全篇精品生活指南!个北京圈子入圈方法北京生活圈全面开启东城圈、西城圈、海淀圈、朝阳圈、丰台圈、门头沟圈、石景山圈、房山圈、通州圈、顺义圈、昌平圈、大兴圈、怀柔圈、平谷圈、延庆圈、密云圈,各区下覆盖北京个小生活圈正式开放(发帖时选择圈子就出现)。
美食圈、休闲圈、健康圈、房产圈、求职圈、招聘圈、妈妈圈、家政圈、活动圈、车友圈、商家圈、高管圈、创业圈、旅游圈、萌宠圈、二手圈、婚嫁圈、生活指南圈、随手拍圈、大学生圈、人脉圈、最佳问答、美女圈、比价圈、曝光台、旺铺圈、晒工资、血拼两限房、寻人圈、表白圈。
回龙观圈、天通苑圈、望京圈、东坝圈、亦庄圈、远洋山水圈。
在京老乡圈、在京校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余北京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