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小患者的妈妈买回一些新鲜蚕豆,做成菜后给一家人食用刚学会自己用调羹吃饭的孩子第一次吃到这么粉嫩可口的菜,不由胃口大开第二天,孩子相比平时没那么活泼好动了,妈妈虽然觉得孩子脸色有点黄,也没当回事哪知到了第三天,孩子不仅小脸越来越黄,还出现了发烧、呕吐,妈妈带着孩子赶忙来到市儿童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带孩子去厕所小便,结果惊奇地发现:儿子尿液颜色竟然像酱油一样血常规检查结果很快也出来了:孩子的血色素只有54g/l(正常儿童为 110~160 g/l),为重度贫血,非常危险,且因为溶血导致白细胞猛增到27×109/l(正常是 4~10×109/l)结合孩子溶血性贫血注意有进食蚕豆的病史,以及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医生很快作出诊断:蚕豆病
据悉,儿童医院每年都会收治蚕豆病患儿数十例,近期已有8例先后住院治疗他们有的是食用了新鲜蚕豆或蚕豆做的豆瓣酱、粉丝,有的是触摸了蚕豆的花粉,还有的是因为接触了抗疟疾药物、磺胺类抗生素、退热药、樟脑丸等药物凡曾患蚕豆病或有蚕豆病家族史者,平时饮食中要切记回避蚕豆,注意避免吸入蚕豆花粉,避免病毒细菌感染,避免服用可诱发g6pd缺乏症的药物另外,在孩子生病就医时也要记得主动向医生提供这些病史(钱群华 周茜)
主要症状之一是尿液紫如酱油 会遗传或隔代遗传,重症会危及生命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儿童医院获悉,近期该院先后收治8例蚕豆病患儿,其中一名1岁多溶血性贫血有哪几种的幼儿,因食用新鲜蚕豆而出现“酱油尿”,险些丧命
市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林雪峰介绍,蚕豆病常发于福建和中国西南地区人群,他们身体中缺乏一种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成分,在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易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称为蚕豆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在每年3—5月蚕豆成熟季节时发病最多,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24小时突然发病像上面的小患者,就是因为遗传了外公的基因,在进食蚕豆后出现急性溶血,身体中的红细胞大量破裂,血红蛋白经过尿液被排出体外,成为“酱油尿”,并出现急性重度贫血引起的面色苍黄、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昏迷、惊厥等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接受输溶血性贫血rbc血、保护肾功能等治疗
妈妈这时突然回忆起来,孩子的外公以前也得过蚕豆病,所以对蚕豆一直敬而远之,没想到自己没有遗传到这个病,儿子却遗传了
白癜风的饮食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