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用庶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排除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但是缺铁的病因还是需要认真地查一查,但是这并不影响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开始。
1.选择口服铁还是注射铁?临床上,绝大部分病人缺铁并不是很严重,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由于月经过多导致的轻度贫血,这样的病人一般情况下,大多会首先选择口服用铁,而且一般在门诊治疗的多。
而住院的病人,要么贫血较重,要么有胃肠道的疾病,要么口服铁剂治疗效果不好,因此一般地来说,住院的病人,应该首先考虑注射用铁。
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觉得病人需要用注射铁时,最好住院治疗。
2.一定要选用庶糖铁吗?
我们单位没有其它的注射用铁,因此不得不选!
3.如何计算铁剂的总量?(以庶糖铁为例)
庶糖铁注射液的说明书上是这样写的:
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4+贮存铁量[mg]
体重35kg:Hb目标值=g/L贮存铁量=15mg/kg体重
体重35kg:Hb目标值=g/L贮存铁量=mg还有一个简便的算法:每10g/L的血红蛋白需要补充mg庶糖铁。(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公式,而我也用这个应用临床)。有失血或输血的情况下,如何计算?
这个情况一定要知道血液中所含铁的多少!那么,每mL全血中的血红蛋白约含铁mg。
所以,如果知道失血的量,就可以再加上相应的铁的数量。同理,如果你给病人输血了,就要减去相应的铁的量。
举个栗子(以我的简便算法计算):
病人血红蛋白80g/L,需要补铁多少?
解:g/L-80g/L=40g/L
每10g/L血红蛋白补铁mg,共需要补铁mg。
成年人体内贮存铁约为mg。
所以,共补铁mg+mg=1mg再举个栗子:
病人血红蛋白40g/L,需要补铁多少?
解:g/L-40g/L=80g/L
每10g/L血红蛋白补铁mg,共需要补铁1mg。
成年人体内贮存铁约为mg。
所以,共需补铁1mg+mg=mg
病人重度贫血,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到血红蛋白>60g/L以上,因此输红细胞悬液4U。
4U红细胞为mL全血中红细胞,含铁mg。
因此,最后总的补铁量为:
mg-mg=0mg庶糖铁。
4.为什么是g/L或者g/L,而不是g/L的目标值?
缺铁,还可以通过饮食等其它方法纠正,可如果铁过量了,那补铁就很危险了,所以在计算时,不要把铁的总量计算的太过充足,更何况,还有mg的储存铁作为缓冲,所以没有必要用g/L作为目标值。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用简便公式计算的原因,因为用简便公式计算出来的铁总量总是略微少一些。
5.庶糖铁的给药方法
静点!一般不静注(这是个人的习惯,不是说明书上的写法)。
配液时,一定要用生理盐水!
浓度不能太稀!
mg的庶糖铁一定要放在mL的生理盐水中!
mg的庶糖铁要放在mL的生理盐水中!(如果用药时间太长,也可以这样)首次静点给50mg庶糖铁。这个正确的给药方法应该是将mg庶糖铁加入到mL生理盐水中,然后输注50ml。
给药间隔:每周1,3,5(如果认为时间太长,那么每次给庶糖铁mg,也要按这样的时间间隔来给药)我们科,还有我也看到的确有些医生为了赶进度,给病人每天用药1次的,我没有找到相关的依据。从本药的特点来说,它是一个强碱性的药物,如果每天用药,是不是会破坏体内的酸碱平衡?再一个,本药的刺激性还是较大的,如果一旦外漏,损伤也很大,万一有医疗纠纷,拿着说明书理论的话,我们什么都不用说,就立马输了。所以,我认为还是按照说明书来的安全些。
6.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时间:必须按说明书(mg铁至少滴注15分钟;mg至少滴住1.5小时。)!我的习惯是,mg1小时,mg2小时。免得记那么多,麻烦。(2)渗漏:如果铁剂漏出血管外,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我们出现了一例。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说明书上是这样的:如果遇到静脉外渗漏,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若针头仍然插者。用少量0.9%生理盐水清洗。为了加快铁的清除,指导病人用粘多糖软膏或油膏涂在针眼处。轻涂抹粘多糖软膏或油膏。禁止按摸以避免铁的进一步扩散。(我们这里也没有粘多糖软膏,无奈。)(3)用药前要查网织红细胞,用药7~10天时,要复查网织红细胞!基本的原则是不能丢的。
7.合并叶酸,VB12缺乏时怎么办?顺序:先给VB12,然后是叶酸,最后给铁剂(原则同上)。
8.一个容易忽略的一个元素:钾!如果是中、重度贫血的病人,当血红蛋白上升后,体内会出现一过性低钾血症,这是因为钾离子大量进入红细胞内所致,所以,当补铁开始后,要给予病人适当的钾。
我的习惯是,补铁一周后,口服果味钾。
9.用了庶糖铁后,还要口服补铁吗?和所有的非肠道铁剂一样,本品会减少口服铁剂的吸收。所以本品不能与口服铁剂同时使用。因此口服铁剂的治疗应在注射完本品的5天之后开始使用。
我的习惯是:2个月后开始。
本文来自丁香园论坛,感谢战友sarshiv精彩分享。
推荐阅读:
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中的早期骨髓评估是否有益?
2年生存率80.8%:联合化疗+全脑放疗治疗原发性神经系统淋巴瘤
病例学习:躁狂症患者的溶血性贫血
编辑|黄蓓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