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形的盘状细胞,血涂片中观察到的红细胞中心呈苍白区。红细胞内常见的异常结构主要有:豪-乔氏小体、嗜碱性点彩、含铁小体、海因茨小体、犬瘟包涵体等。
1、豪-乔氏小体(Howell-JollyBodies)
豪-乔氏小体是存在于红细胞包浆内的一种小的、均匀的深紫色球形结构(颜色与红细胞核一致)。
豪-乔氏小体是红细胞核的核残体。猫的外周血中可能会存在少量的豪-乔氏小体,但正常情况下,犬少见。豪-乔氏小体增加常见于非再生性贫血(与有核红细胞升高的机制相似),其次可见于脾脏疾病、脾脏摘除、骨髓疾病(脊髓痨)、化疗、放疗、红细胞中毒、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图1豪-乔氏小体
2、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Stippling):
风干血涂片时,核糖体变得不稳定,会凝集或沉淀在红细胞内,表现为红细胞内均匀分布的蓝黑色小点,称之为嗜碱性点彩。
嗜碱性点彩常见于犬猫再生性贫血、铅中毒,要与含铁小体相区分。嗜碱性点彩通常在胞浆内均匀分布,而含铁小体则多为散在凝集。
非贫血的动物或轻度贫血的动物,如果出现嗜碱性点彩和中度的有核红细胞(nRBC),则首先要考虑铅中毒。铅中毒常出现神经症状、胃肠道症状。若嗜碱性点彩是由中、重度的再生性贫血引起,则嗜碱性点彩继发于红细胞再生,前期通常会出现多染性红细胞。
图2嗜碱性点彩(IMHA: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spherocytes:球形红细胞)
3、含铁小体(PappenheimerBodies):
含铁小体是嗜碱性的含铁杂质凝集而成,离心后位于红细胞边缘。含铁杂质常见于铅中毒、溶血性贫血、造血系统异常、骨髓异常增生。
含铁小体要与嗜碱性点彩相区别。如果有铅中毒的表现(轻度贫血或不贫血动物、嗜碱性点彩、nRBC升高),则首先排查铅中毒。如果血涂片上出现红细胞生成异常或骨髓疾病的表征,则需要检测骨髓样本。普鲁士蓝染色可以鉴别含铁小体(含铁小体染成蓝色)。
图3含铁小体
4、海因茨小体(HeinzBodies):
海因茨小体位于红细胞膜上,为单独、圆形的结构。猫的单个红细胞中可能会有几个小的海因茨小体。常规瑞氏染色,海因茨小体和成熟红细胞一样呈粉红色;Diff-Quik染色呈淡染的嗜碱性颗粒。Diff-Quik染色时,海因茨小体可表现为圆形突起,与红细胞膜相连或分离。若存在海因茨小体,需要确定其数目,可用新亚甲蓝染色(呈蓝黑色),而红细胞则被染成浅绿色。若新亚甲蓝染色的血涂片潮湿时,海因茨小体由于折光可能会被误做红细胞折光体(erythrocyterefractilebodies)。
海因茨小体是红细胞氧化损伤形成的。正常情况下,猫的外周血中会有海因茨小体(多达5%的红细胞)。猫的脾窦不发达,不能有效的去除将海因茨小体。患猫血液中可见大量海因茨小体,尤其是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淋巴瘤的情况下。犬血中出现海因茨小体是异常的。海因茨小体常见于因氧化损伤造成的溶血性贫血,常见的氧化剂有洋葱、大蒜、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亚甲蓝、甲硫氨酸、非那吡啶(泌尿道消炎镇痛药)、锌、萘(樟脑丸主要成分)、丙二醇(可用于保湿食物)、VK3(促凝血药)。
猫血中存在中到大量海因茨小体或犬血中出现海因茨小体,首先考虑氧化损伤,并估算海因茨小体数量和大小,能有效评估损伤程度。猫还需要排除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淋巴瘤。此外,仔细检查红细胞形态,偏心红细胞、固缩红细胞、影细胞也会出现在氧化损伤中。
图4海因茨小体(下图为新亚甲蓝染色)
5、犬瘟包涵体(DistemperInclusions):
犬瘟包涵体是犬瘟病毒的核衣壳聚集形成的,从圆形到椭圆形,从红色到蓝色都有。包涵体常存在于单核-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红细胞内,但有些可能存在所有的细胞系中。血涂片用Diff-Quik染色,可见明亮的、嗜酸性颗粒。常规瑞氏染色为浅蓝色,但很难区别。
图5犬瘟包涵体
6、发育不良变化(DysplasticChanges):
红细胞发育不良变化主要包括大红细胞、成熟不一致(核残留)、双核红细胞、巨母红细胞(非常大的有核红细胞)。
明显的再生状态或红细胞生成过快,会引起红细胞轻度发育不良。重度发育不良可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s),如猫白血病病毒(FeLV)。MDSs可引起血细胞减少和红细胞无效生成。
7、红细胞内寄生虫(ErythrocyticParasites):
(1)犬支原体(Mycoplasmahemocanis):旧称犬巴尔通体(Hemobartonellacanis)
犬支原体为犬的革兰阳性寄生虫,存在于红细胞表面,呈蓝黑色,短杆状或点状,丝状连接。犬支原体存在于严重疾病中,如脾切除、严重的脾脏疾病、免疫低下,通常伴有中、重度溶血性贫血。镜检偶见球形红细胞,库姆斯试验(Coombstest)阳性,提示存在免疫介导性贫血。
图7-1犬支原体
(2)猫支原体(Mycoplasmahemofelis):旧称猫巴尔通体(Hemobartonellafelis)
猫支原体感染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通常是急性发病,伴随中、重度贫血,有明显的再生反应。肿瘤、FeLV感染时造成机体免疫低下,可由原虫感染所致,许多猫处于亚临床感染。
图7-2猫支原体
(3)猫焦虫(Cytauxzoonfelis):
猫焦虫是一种寄生在红细胞内的原虫,血涂片中可见典型的“戒指印”。猫焦虫会感染少量的红细胞(约1%);感染末期时,会上升至25%。血涂片检查时,最好在片尾镜检。很少情况下,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完整的裂殖子。
图7-3猫焦虫
(4)巴贝斯属(Babesiaspp.):
巴贝斯虫也是寄生红细胞内的原虫。犬巴贝斯虫分为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
图7-4犬巴贝斯属(1、2图为犬巴贝斯虫;3图为吉氏巴贝斯虫)
8、红细胞假象(RedBloodCellArtifacts):
A.人为折光体(RefractileArtifact)
人为折光体在Diff-Quik染色中很常见,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上有轻微、不规则的点状物,调整显微镜微调即可。
图8-1人为折光体
B.红细胞上附着血小板
调整显微镜微调,比较与其他血小板大小和形态即可。
图8-2血小板附着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