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妇产
为了宝宝健康,你知道ABO溶血病吗?
很多宝妈都听说过新生儿ABO溶血病,有一种恐惧的心理。那么溶血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别怕,听听新生儿专科医生是怎么说的。
什么是ABO溶血病?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即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B型)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组免疫性溶血。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由父亲遗传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如输血、接种疫苗等)接触这些抗原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此抗体(IgG)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即与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致敏红细胞),继之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多数发生在第二胎。在母婴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ABO溶血病。
溶血病的临床症状及危害?ABO溶血病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全身皮肤及黏膜黄染逐渐加重。血清中的总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以非结合型为主,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新生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大脑中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通透性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溶血病造成的贫血程度不一,部分患儿由于免疫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6周发生晚期贫血,甚至持续数月。轻度的贫血会引起宝宝生长发育的落后,重度的贫血则可对宝宝的智力造成严重影响。
溶血病的治疗?对于母亲为O型血父亲非O型的父母来说,宝宝一出生就需抽血行溶血筛查试验,一旦溶血试验阳性,需严密监测宝宝黄疸指数。如黄疸指数出现早、进展快,需立即入住新生儿科进行治疗。一方面需立即静脉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阻断溶血。另一方面需针对黄疸进行治疗,如口退黄药物、蓝光照射等。如果存在血容量不足的证据还需静脉补液治疗。
临床经常见到有父母说O型血的宝宝长大了找对象就不能找非O型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ABO溶血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需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新生宝宝父母完全不必为此担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