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20天,面色苍白7天就诊,血常规:Hb50g/L。该患儿属于:
A.中度贫血
B.轻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2.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下列贫血性疾病中,属于大细胞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4.下列贫血性疾病中,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5.铁的吸收部位是:
A.回肠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C.胃
D.结肠
6.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外周血实验室检查特点是:
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答案解析
1.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贫血的程度。根据外周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90g/L属轻度,90~60g/L为中度,60~3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故C对。
2.B。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的病因。铁是血红素合成的原料,缺铁和铁利用障碍都会影响血红素的合成。缺铁性贫血(B对)时,血红素合成原料铁缺乏,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继而造成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引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错)是因多种机制和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贫血;巨幼细胞贫血(C错)主要是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错)是因自身抗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属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故B对。
3.D。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辅助检查。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正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都属于小细胞贫血。故D对。
4.C。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正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都属于小细胞贫血。故C对。
5.B。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铁主要在小肠上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回肠可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胃主要起到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仅能吸收乙醇和少量水。结肠属于大肠,大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本题选B。
6.B。中公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科学血液系统中贫血的程度。慢性失血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表现为轻度贫血;随着进展,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出现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呈典型的缺铁性贫血。所以出现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晚期。故符合的是B。
课程及考试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