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生了病该怎么办看一线鱼医生教你如何防控

鱼生了病、轻者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者常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来很大的损失,极大地挫伤了渔农的养鱼积极性。因此,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促进养鱼生产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

鱼类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鱼体抵抗力减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侵入到鱼体内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使鱼生病。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池塘清整消毒不彻底。池塘是鱼类生活、生长的重要场所,如果池中杂物多,池边杂草丛生,会给寄生虫的繁殖、生长和躲藏创造有利条件;池底污泥过多,在温度较高适合病原体生长的情况下,细菌、寄生虫会大量繁殖,体质瘦弱或受伤的鱼,在上述池塘中生活就很容易感染疾病,甚至会造成暴发性传染流行病。

(二)投喂饵料的方法不当。投喂饵料没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不注意饵料的质量,经常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投喂时多时少,甚至不投,使鱼饥一顿、饱一顿,时间一久,就会使鱼得肠炎病。

(三)成养密度过大,搭配比例不当。放养过密,容易造成缺氧和饵料利用率降低,从而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匀,大小悬殊,体质瘦弱,鱼就容易得病。

(四)池塘环境条件发生改变

1.水温。各种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水温发生急剧变化,鱼体不能适应温度的突变,就会患感冒、气泡病,甚至大批死亡。

2.水中含氧量。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对鱼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夏天水温高,施肥不当,使水质恶化会造成池水缺氧,致使鱼浮头窒息死亡。

3.污染。鱼池内流进了工业污水及含农药的水等,都会导致鱼类中毒甚至大批死亡。

4.操作不慎,鱼体受伤。不论鱼苗、鱼种还是成鱼,在饲养管理、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如果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操作,往往会擦掉鱼体上的鳞片,损伤其皮肤、肌肉,为细菌、寄生虫等提供了可乘之隙,易使鱼体感染水霉病、打印病等疾病。

二、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及给药方法

(一)外用药。这类药物除个别外,一般都禁止内服。常见的外用药物有: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食盐、碘、硫酸铜、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敌百虫、生石灰等。

(二)内服药物。这类药物主要以内服给药方法为主,也可以外用。常见的内服药物有:抗生素类(常用氟苯尼考等)、喹诺酮类(常用恩诺沙星)、磺胺类(常用磺胺间甲)、中草药类(常用大蒜素、三黄散)。

(三)注射用药物。即各种注射用的抗生素。

(四)给药方法。鱼病防治中给药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

1.体外用药。即药物不经过体内,只在体外直接把水体中和寄生于体表的病原体杀灭。它与病鱼的食欲无关,无论病情轻重都可给药,并发挥药效。体外用药方法有全池遍洒法、浸洗法、涂抹法、浸沤法、挂袋法。

.体内用药。即药物通过体内吸收作用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全身而发挥疗效,主要作用于鱼体内的病原体。方法有口服法、注射法。体外用药的剂量一般按水的体积计算,体内用药的剂量按鱼体重计算。

三、鱼病的预防

鱼生活于水中,一旦生了病,有时不易发觉,等到发现了个别死鱼,已不是个别鱼患病,而是病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了。鱼生病后,基本上无食欲,即使是特效药也无法进入体内。还有些鱼病并非药物能奏效。这都说明,早期的预防在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鱼病的发生、流行绝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鱼类、病原体、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鱼病的预防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既要控制和消灭病虫害,又要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还要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一)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成活。改善池塘条件,是预防鱼病和提高养鱼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池塘的清整消毒,可以杀灭和清除池中的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寄主(螺、蚌等)及各种敌害(如野杂鱼、水生昆虫等)有害生物,从而减少鱼类病虫害的发生,使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方法有:将池水排干,挖除过多污泥,经阳光曝晒冰冻,并除去池边杂草,加固堤埂,减少渗漏。在放鱼前进行药物清塘。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是指没有遇水的块状石灰。生石灰遇水后产生强碱(pH11以上)能杀灭池中病虫害;还能中和池底污泥的酸性,使水体保持正常的酸碱度,让鱼类能很好地生活。生石灰还能改变土壤胶体的物理性质,使重黏土的黏性减低而增进水分和空气的渗透,改变水质。生石灰含有的钙质是水生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盐类。方法:干水的池塘(干法清塘),放水后留5~10厘米水,在池中挖几个小坑,倒进生石灰,等它吸水融化后不等冷却即向四周泼洒,务必使全池都能泼到。每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不能干水的池塘(带水清塘),可按每亩深1米放~公斤的量,将生石灰装入小船或其他容器内,加水融化后马上向全池泼洒。时间:鱼苗下塘前7~10天晴天进行。使用生石灰清塘前应计算好总的用量,购回后应一次性全部用完,不要放置过久,因为生石灰在空气中易吸潮,变成熟石灰后失效,就没有清塘消毒的作用了。2.漂白粉清塘。选用含氯量为30%左右的漂白粉。漂白粉通过水分解放出次氯酸,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方法:漂白粉用量按每亩深l米的水用13~15公斤,先将漂白粉溶于木桶中,立即全池遍洒,3~5天可以放鱼。3.茶饼清塘。茶饼是油茶植物的果实榨油后的渣子,形如菜饼,含有皂角贰,为一种溶血毒素。方法: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量为40~50公斤,使用前先将其粉碎,浸泡12~24小时后,加水稀释,连渣全池均匀泼洒,7~10天可以放鱼。无论用哪种药物清塘,放鱼前一定要先放几条鱼试一试(称试水),一般观察10~24小时,如鱼体安全证明毒性确实消失后,再大量放鱼。病原的分析要与其危害性、侵袭力、毒性、数量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少量的病原体在正常条件下不足以致鱼类死亡,只有在环境条件恶化,病原体毒力、数量达到一定时,才导致生病死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hl/10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