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利巴韦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重组人干扰素在临床应用中均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其中,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为典型的核苷类药物,可竞争性的抑制DNA聚合酶,进而组织乙肝病毒的DNA复制。但是,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并不能清除治疗前已存在的及治疗过程中新产生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在应用中,替诺福韦相较而言,是一类较为安全的药物,对于妊娠期首次诊断出乙肝的患者可进行应用。核苷类抗肝炎病毒药物典型的不良反应主要在于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线粒体损伤,在长期用药中应多加注意。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属于一种复方制剂,由索磷布韦及维帕他韦组成,通常用于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其中,索磷布韦作为一种核苷酸前体药物,可被嵌入丙肝病毒的RNA中,导致病毒RNA链的延长中止,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维帕他韦则主要作用于病毒蛋白质,可有效抑制病毒蛋白质的活性。
重组人干扰素属于干扰素的一种,是公认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重要药物。干扰素可增强清除病毒的免疫功能且可直接抑制病毒,在治疗慢性乙肝的过程中,降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几率。
利巴韦林亦属于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不同的是,利巴韦林并不仅仅作用于肝炎病毒。在实际应用中,利巴韦林属于一类广谱抗病毒药,对丙肝病毒、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可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韦林在广谱抗病毒的同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如溶血性贫血、心脏损害、呼吸困难、胸痛等都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谷雨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