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2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黄钰峰李伟嘉通讯员李成修姜宗延)3月20日是第7个“中国血小板日”,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中国血小板日”旨在向大众宣传推广血小板相关知识,了解和重视血小板相关疾病,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关爱和帮扶,呼吁更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血小板的捐献,挽救更多病患的生命,使血小板减少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那什么是血小板呢?血小板减少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近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初晓霞进行了采访。
“血小板来源于骨髓的巨核细胞,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血细胞,直径只有3微米左右。”初晓霞介绍,虽然血小板体积很小,但血小板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主要通过粘附、聚集、释放、收缩的功能参与人体的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血小板减少,表现主要就是出血。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在-×10^9/L,也就是常说的10万-30万,当血小板计数降至5万以下时,微小的创伤患者就可能出现出血点,随着血小板计数的不断下降,皮肤黏膜出血会越来越明显,临床表现则越来越多样化,可有鼻出血、齿龈出血,女性月经量多、严重的会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甚至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生活中如何发现血小板减少?初晓霞解释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非外伤的皮下瘀斑、紫癜、拔牙后出血不止、月经异常增多等情况时要注意查一下血常规,看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的可能;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但血小板减少也可能继发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或者是感染、药物等其它原因造成的,所以当发现血常规中血小板减少时,应该到血液科就诊,进一步明确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很多人担忧捐献血小板安全吗?其实这个担忧大可不必。”初晓霞说,血小板是临床救治白血病、血液病、肿瘤等病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血液成分,因其保存期仅有短短5天,所以容易出现紧缺的情形。随着血小板临床输注量的不断增多,血小板紧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像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常常因输不上血小板而面临严重出血的风险。捐献血小板是将献血者的血液采集到血细胞分离机,通过专用的、一次性、无菌密闭管路,将捐献的血小板收集到专用血袋,其他的成分还输给献血者。因为在采集血小板的整个过程中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管路耗材,献血者不会因捐献血液而感染病毒,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