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
寒假期间,
孩子们吃得多、玩得疯,
难免有个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各位贴心的宝妈宝爸们,
一定会第一时间带孩子看病吃药。
不过,
是药三分毒,
如果给孩子不合理地用药,
不仅不能治病,
反而会“害”了他哦!
这份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家长们一定要收好!
这些误区要避免!
这些要点要记牢!
这些药物要慎用或禁用!
▍来源:人民日报等,版权归属原作者转自:学生安全教育平台
禁毒小知识
好奇心强、行动活跃的未成年人,
正是毒品的“易感人群”,
毒品威胁离青少年并不遥远!
所以,
禁毒教育时刻不能忘!
防毒第一步:辨别毒品,了解危害1常见毒品传统毒品通过罂粟等植物提取,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
合成毒品是相对于传统毒品而言的,由人工化学合成,包括冰毒、摇头丸、麻古等,此类毒品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人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造成的精神依赖更为强烈,“一朝吸毒,终生想毒”。
近年来为祸甚烈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也要引起注意,如K粉(氯胺酮)、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等,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等反应,由此诱发的恶性暴力犯罪案件屡有发生。
2毒品的伪装除了以上毒品外,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不少善于“伪装”的毒品,对青少年更具欺骗性。
“阿拉伯茶”:恰特草,主要活性成分为卡西酮,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青菜。
“奶茶”:冲泡后散发奶茶香味,却混合了冰毒、K粉,毒性巨大。
“红冰”:冰毒提纯物,形如紫晶,状如大粒海盐。“跳跳糖”:遇水即溶,香味都与跳跳糖相似,喝一次会长时间处于兴奋之中。“浴盐”:一种新型致幻剂,颜色五彩缤纷,极具诱惑力。“干花”:花叶上浸泡了毒品K3,毒贩会说这只是一种好闻的花,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毒。下图的饼干、软糖、蛋黄派、果冻、巧克力、香烟,其实都是毒品的“伪装服”。
了解更全面的毒品预防知识, 当你发现周围的人有以下迹象时,要警惕,他(她)可能已经沾染了毒品:
1.无故旷课,学习成绩突然变差;
2.在家中或学校偷窃财物,或突然频繁地向父母亲友索财借钱;
3.藏有用途不明的注射器、锡纸、吸管等物品;
4.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5.为掩饰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6.情绪不稳定,无端发怒,焦躁不安,睡眠质量差。
最后,我们要提醒大家,在娱乐场所看到吸食、贩卖毒品现象,一定要及时举报!
自我防范,远离毒品,禁毒教育课,是让你受益一生的必修课,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健康幸福生活。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阳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