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老人被查出胃癌,要不要手术他们大胆尝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丽娜通讯员辛宣金薇薇

“王主任,我来看你了!”

4月18日,浙江中医院(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峰勇正全身心投入在专家门诊中。循着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一位银发老人微笑着走进诊室。

王峰勇一下子愣住了。五个月前初见时,许爷爷(化名)被癌症折磨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家人们甚至已做好了他将时日无多的心理准备。而眼前的许爷爷,走路都不用拐杖,身上和脸上都圆润了不少,与当时判若两人。

“王主任,感谢你们当时没有放弃我,让我从89岁开始又重活一次。”还没等王峰勇回过神来,许爷爷已激动地握起他的手。

从死亡边缘走回健康序列,许爷爷的奇迹背后,隐藏了一个一群人在纠结中冒险闯关的故事。当他们回望这段共同携手走过的历程时,依然感慨万千。

高龄老人突然晕倒

竟查出胃癌

许爷爷跟诸多高龄老人一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多种慢性病缠身,每天都需要吃一堆的药来控制。然而,随着身体的衰老,更多新的疾病不断找上了他。

一年前,许爷爷开始出现打饱嗝、肚子胀等消化方面的问题,他以为自己是“老胃病”犯了,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这些不适症状过了个把月也没消失,反而让他变得胃口越来越差,整个人都感觉没什么力气。但他依然没引起重视,想着上了年纪少吃点也没什么。家人们眼看着他一天天变得消瘦无力,问他哪里不好,他又总摇摇头说“没事”。直到有天一早他晕倒在厕所,家人们赶忙就近把他送至浙中医大二院。

经检查,许爷爷的血色素不到5克,属于中重度贫血。而再进一步检查深究贫血的原因,竟是胃癌。医生怀疑肿瘤破溃出血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于是,转到胃肠外科接受治疗。

“那时候,老人家瘦得脸颊凹陷,自己走路也没力气,行动都靠家属用轮椅推,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王峰勇至今还清晰记得许爷爷刚入院时的样子。他的肿瘤长在胃与肠连接的位置,很大,导致消化道梗阻,所以才引发了打饱嗝、肚子胀、胃口差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需手术切除肿瘤,才能彻底解决这一堆问题。

让老人活得有质量

选择冒险手术

89岁高龄,全身上下各种疾病诊断近20个,还要不要手术?还能不能手术?从理论落到现实,患者、家属,乃至医护们都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20多年前,我刚当医生的时候,临床上碰到危重的高龄患者,大家的答案都比较一致,觉得还是‘算了吧’。但如今,人们对于寿命的预期值不断提升,不少高龄老人和家属对于手术的看法纷纷发生改变。一些高龄患者宁愿冒着风险尝试手术,也不想让余生在痛苦中度过。”王峰勇坦言。

虽然许爷爷状况真的很糟,但他始终没想过放弃,在征求本人意见时,那渴望的眼神抵过千言万语,而家属们也十分支持老人家的决定。

多年来,王峰勇其实已为许多高龄老人手术,年龄纪录一次次刷新。3年前,一位92岁高龄的老教授找到他,病情与许爷爷类似,老人家已找过多位专家都被婉拒,但依然坚定想要手术,“哪怕下不了手术台也没关系”。最终,他被老教授的决心打动,决定冒险手术。因为他特别能理解老教授“要活得有质量”的想法。结果,他们联手战胜了病魔,如今,95岁的老教授还常与他互动,每医院看他。

在王峰勇看来,手术不是一纸买卖,医患之间应该是一种信托关系。医生给患者做手术好比背人过河,脚下暗流涌动充满风险。只有患者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对医生有充分的信任,医生才能心无旁骛地挑战医学的禁区。

团队配合作战

全程全方位护航

高龄老人身体素质较弱,术中稍有不慎,心、肺、肾等功能都会急转而下,手术风险成倍增加,因此,现代医学强调总体“作战”。

为了研讨许爷爷手术的可能性与风险,王峰勇邀请了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ICU、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中医科及护理等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综合评估。第一次,手术提议被麻醉专家当场否决,因为当时许爷爷的身体状况根本承受不了手术。不过,大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前进的脚步,专家们随即商定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综合调理的方案。等一周后再次进行多学科评估,他的身体已经达到可以手术的条件。

手术那天,王峰勇特地提早进入手术室。老人家表现得很淡定,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只用了2个多小时。手术时,麻醉师和各科医生密切配合,运用多种手段,以减少老人家心肺肝肾功能的损伤。结束时,在场的医护们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相互点赞和鼓励。

“大批友军的支持,让我们信心倍增。”王峰勇说,高龄老人术后管理也极为重要,实力强大的重症监护室以及内科、康复团队是良好恢复的有效保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只需在肚子上打5个黄豆大的小孔,手术第二天,许爷爷就在家人的搀扶下下地走路。同一天,还拔掉了导尿管、胃管,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鼓励其主动活动,再加上穴位敷贴、埋针、脉冲等中医护理来减轻疼痛、改善睡眠等,最终实现快速康复的目的。

手术的成功,对许爷爷来说更是莫大的激励,因此在术后的恢复中,他表现得更加积极与努力。

为了患者康复

再难都值得去努力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高龄老人患者的群体不断扩大,几乎每个学科都会碰到类似纠结。不过,在浙中医大二院,答案只有一个,“能为病人的康复获益,即使再多艰难都值得去努力。”

浙中医大二院张威院长说,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给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动刀子是件很冒险的事,不少医生也望而却步。确实,多数高龄患者都伴有各种合并症或脏器功能不全,但这不一定会影响手术效果。有的老年病人精神状态尚好,并且有着更大的治疗欲望,这对于抵御围手术期各方面风险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不应轻易叫停手术,而是要多为减少手术风险做准备。如术前多掌握老年患者的既往疾病与用药情况。如发现某些有潜在风险的病情时,追加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做到知己知彼,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好预先估计和相关准备,并及时处理,从而保证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在尽可能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王主任,我以前是吃不进着急,现在胃口好了,老是不小心会吃多,然后撑到自己。”许爷爷聊着聊着笑说,脸上还露出孩子犯错般的害羞神情。

“现在看看问题不大,能吃是好事呀。不过,以后要注意少吃多餐,毕竟全胃切除了,储存空间小了。”王峰勇耐心解析和提醒,让许爷爷放宽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ctc.com/pxzl/13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